DAO模式,全称是Data Access Object模式,即数据访问对象模式。这是一种设计模式,主要用于将数据访问的逻辑与业务逻辑分离开来,使代码更清晰、易维护。
打个比方,想象你在学校图书馆借书。你不会直接去书架上取书,而是先到借书柜台,告诉图书管理员你要借哪本书。图书管理员会帮你找到书,并记录借书信息。这里,图书管理员就相当于DAO,他负责与图书馆数据库打交道,而你只需要与图书管理员沟通即可。
在Java中,DAO模式的主要作用是将数据访问操作(比如数据库的增删改查)封装到一个独立的类中,这个类就是DAO。这样做的好处是,业务逻辑(比如处理用户请求)和数据访问逻辑(比如操作数据库)分离开来,代码更加清晰,有助于维护和扩展。
DAO模式的主要部分:
- DAO接口:定义了数据访问的方法,比如增、删、改、查。
- DAO实现类:实现DAO接口中的方法,具体实现数据访问的逻辑,比如连接数据库、执行SQL语句等。
- 业务逻辑类:调用DAO接口中的方法来进行数据操作,而不需要关心具体的实现细节。
DAO模式的好处:
- 分离关注点:数据访问逻辑和业务逻辑分离,代码更加清晰。
- 可维护性:如果需要修改数据访问逻辑,只需修改DAO实现类即可,不影响业务逻辑。
- 可复用性:DAO接口和实现类可以在不同的业务逻辑中复用。
- 可测试性:可以独立测试DAO层的代码,而不需要依赖业务逻辑。
举个例子,如果你在做一个学生管理系统:
- 你会有一个
StudentDAO
接口,定义一些方法,比如addStudent
、deleteStudent
、updateStudent
、getStudentById
等。 - 然后,你会有一个
StudentDAOImpl
类,实现这些方法,具体实现细节可能涉及到如何连接数据库、执行SQL语句等。 - 最后,你的业务逻辑类,比如
StudentService
,会调用StudentDAO
的方法来进行数据操作,而不需要关心数据是如何存储和获取的。